齿轮论坛 www.gearbbs.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智远智能
收起左侧

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建三维模型免费3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3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不要只放图片,如果是模型(不管是何种软件生成的,都可以转化为“X_T格式”或者是“STP格式”这样就可以转入具体的三维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了),同时也有模型的具体参数,就可以用二种制式的同参数齿轮副进行进一步的分折啦,谁能仅根据一张图片就猜出相应的参数呢,我是没这本领的哦。就像你给的这个图片,具体的参数及模型同时放上来啊,不会是仅仅放一张图片就算了的吧
发表于 2018-11-3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里森制的弧齿锥齿轮,在设计时,需要的基本参数是齿数,大端模数,分度圆压力角,齿宽中点处的螺旋角,给出一个齿轮的螺旋角旋向,给出基本齿形的齿顶高系数,(通常齿高系数取值为0.85,这是默认值,)顶隙系数(通常为0.188,也是默认值)以及二齿轮的轴交角。现在我给出了这些参数,大端模数为5mm,齿数是14-15,法向压力角为22.5度,齿宽中点螺旋角为30度,轴交角为140度,要求小轮为左旋,大轮右旋,请问这些参数是否可以完成克林根贝尔格制的锥齿轮,如果行,请放出模型,并请以装配完成的形式发到这里,也给出计算参数,如果可能,也把初步分析的有关材料发出来,谢谢。
各种齿制的螺旋锥齿轮,在我国都有引进,理论上,各种制式应该是适用于各种场合的,我希望用真实的分析,来得出是否完全可以互换的结论,正好借楼主的盛情,可以做出三套任意指定参数的模型让大家见识一下。在此先谢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 明天星期一我让他们做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件的压缩文件是不修形的齿轮对装配,齿轮对参数以及动态印痕如图。

齿轮对参数

齿轮对参数

动态印痕

动态印痕

assm-nomod.rar

1.49 MB, 下载次数: 4, 下载积分: 齿轮币 -2 枚

不修形齿轮装配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说明一下,上面的齿轮是克林根贝尔格制,球面渐开线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个动态印痕GIF可以看出,接触区布满全齿面,瞬间接触线是倾斜的线,在运动中接触线宽度不变,证明了齿面算法的正确性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对齿轮来自于某实际减速器中,用于转变运动方向,所以两轮齿数相等。该齿轮对模型已经做出了实物,并通过滚检装配,交付客户使用。
发表于 2018-11-4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主的说法。

根据我们的研究,格里森和克林根贝尔格齿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加工成型原理不同,所以产生了齿制的区别。

而两种齿制主要是使用8字啮合原理来加工生产的,从构建原理上来说就是和球面渐开线有所区别。

而且因为实际加工过程中因为考虑根锥角的问题,刀具会有一定倾斜,所以我们的实际刀具参数和冠轮也是有明显差别的。所以格里森和克林根贝尔格齿制锥齿轮其实和我们书上看到的描述的理论齿形是有较大差别的。

所以楼主开发的这个理想状态的锥齿轮3d模型的研究目的是什么呢?
1,您的3d与我们机加工的弧齿锥齿轮是不一样的,实物受刀具参数,机床参数影响,即使是同样的理论参数,不同的厂家也会做出来不一样的实物,因为不同厂家刀具参数和机床参数设置的一模一样的概率极其低。所以弧齿锥齿轮是不能分开加工的,都是要求一起匹配生产的。
2,您的构造原理和实物生产原理差别很大,并不能用于生产模拟或者测量对比。他们不一样。
3,如果是量产,您的齿轮好像只能精雕类的工艺来做,这个效率是比不上专用的铣齿机的。
4,如果只是打样,那么您的这个实物和后期量产的铣齿的齿轮不能算是一样的。根据您3d的齿轮通过了测试好像并不能证明量产齿轮也能通过测试。
5,由于齿制的特性,这两种齿制出模小齿轮有倒扣的问题,有些可能可以硬挤出来,但是齿面质量会很糟糕。所以大概率是用不到模具生产上的。

我们觉得有价值的锥齿轮研究方向应该是模拟生产参数进行的3d造型技术和TAC(接触斑点fangzhen)技术。根据这两个技术出发得到的3d模型可认为是与我们实物是一致的,然后可以用于样品试制(精雕),测量的时候作为基准模型,生产的时候可以用于调整刀具和机床参数。

因为难得看到同样搞锥齿轮研究的,所以讲得有些多,期望与您的继续交流。
发表于 2018-11-5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yfjy 于 2018-11-5 10:09 编辑

从等高齿制来说,如果齿轮的节锥角较大,齿宽会有较严格的限制,也就是说,齿轮的设计在某一个区域,格制是可以设计的,而克制是完全不可行的,比如这对21比21的齿轮参数,如果要在120度的轴交角(或者更大的轴交角)进行啮合,齿宽会明显的受限制,同时,压力角也不可以太大,从设计角度说,格制可以设置较宽的齿宽(成型法加工)而克制将非常困难,从受载对齿形角度的要求说,在大负载下,希望齿形角稍大,而在克制里,如果齿形角较大,22.5度或者25度,有时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了(较大轴交角的情况下越发明显)。原理是克制的等高齿,希望的是大小端面的齿轮模数比较接近,而到小端面要想保持如大端的齿高,对于小模数来说,齿高系数会变得很大,所以楼主用了小轴交角的,尽可能让大小端模数接近,也是情有可原的。
比较二种齿制,不能仅凭本单位是否具有加工能力而过分地夸大其作用,只能用科学的角度,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吃透二种齿制的各自特点。在可行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尽量避免勉强设计。
当然,克制仍然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螺旋锥齿轮设计原理,在理论上加工上都是成熟的,同样,格制齿轮也是如此。
在实际使用中,锥齿轮都希望有齿形修形与齿向修形,以避开边缘接触,当然,进行成形法加工时,齿形和齿向修形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如果楼主是用不修形的齿轮进行实物化生产,要在初期有重载荷的情况下,难免有变形产生的偏载,也就是边缘接触,对这于需要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影响会比较大,所以是否进行了生产,并不能以自家说为准,应该有同行中技术人员的较多人的认可,当然,这已经脱离了本论坛的初衷,不再续言。
发表于 2018-11-5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11.png
12.png


模型截屏图:

9.png

10.png

13.png

大轴交角弧锥齿轮啮合印痕2.gif
14.png

模型的压缩文件,在UG ,PROE,SW 等三维软件中可以打开分析用:

21-21.part01.rar (2 MB, 下载次数: 1)
21-21.part02.rar (2 MB, 下载次数: 1)
21-21.part03.rar (2 MB, 下载次数: 1)
21-21.part04.rar (2 MB, 下载次数: 1)
21-21.part05.rar (658.33 KB, 下载次数: 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5-5-5 00:10 , Processed in 0.486464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