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net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hzy
收起左侧

与刀疤五版主商榷(奇数齿跨棒距测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2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woodee版主:能否再做一下双棒跨棒距?
发表于 2019-11-13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
1.保持钢球A在XY平面上不动,沿螺旋面滑动钢球B,计算钢球B中心点坐标.钢球换成量棒,则量棒的中心线为直线L1,L2.计算L1与L2的公垂线长度,加上量棒直径,则就是M值.
2.从图形上可以初步看出,钢球B沿Z正方向滑动时,M值会加大.
钢球B沿Z负方向滑动时,因Z是负值,钢球A的Z=0,M值会加大,但是从XY平面上看,钢球AB连线更加偏离了工件原心点,M值会减小.两者合成,结果是M值先减小,后加大,有个极限最小值.
3.如果测量时,保持测量平面与工件平面垂直,则钢球A不动,钢球B位置是唯一的.可以发现结果与偶数齿的M值计算结果一致.
4.版主msm2002,N年前写过一篇关于奇数齿M值测量的文章,读过,一时找不到,.记得结论是:用卡尺测量,M值按奇数齿的计算公式,如果用公法线尺测量(附加条件,卡尺面够大且与工件面垂直),M值按偶数齿的计算公式.



详细计算数据见下图:

1.png
从数据上看,MSM2002关于公法线尺测量奇数齿的M值,结论是对的.





发表于 2019-11-13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hzy 发表于 2019-11-12 18:41
woodee版主:能否再做一下双棒跨棒距?

洪老师您好!

做了双跨棒距模型如下,可能不是最优解,但相切点、可测量的基本要素都具备。
供二位讨论参考。
CGhob11_13Nov19.png

UG3D模型:
CGhob11.zip (1.1 MB, 下载次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感谢woodee版主提供漂亮的跨棒测量图。圆棒中心半径RM,及切点都是一致的。关键是用双棒在三棒测量测量时,测量力是不平衡的,因此是不稳定的。要使量棒测量力平衡,必须使两根棒上等效接触的两个球心连线应该与千分尺轴线平行(最好与千分尺轴线重合)。此时千分尺轴线与齿轮轴线已不再垂直。与齿轮端面有一个夹角γ,对于该例,由于βm<45°,所以γ=-18.25°,测量时千分尺轴线向后倾斜一个γ角βm>45°时γ为正,测量时千分尺轴线向前(螺旋线上升方向)倾斜。所以,此例要转一个负值γ角。转动后,量棒上两个等效球心离开三棒位置的齿轮轴截面,各偏转一个θ角,到三棒位置的中心截面距离为RM×sinθ,此时得到的双棒距离应该是32.8294。不知表达清楚了没有?
       麻烦woodee版主加上γ=-18.25°转角验证一下,此时的双棒跨棒距是否是32.8294这个数值。彻底把奇数齿跨棒距加以解决。
发表于 2019-11-14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在12楼,测量面自由时的跨棒距双棒计算,公垂线的计算有错误,现纠正.
感谢woodee版主,发现我的数据公垂线与直线L1,L2不垂直.
调整后结果见下图,同时发现一个现象,极值时,公垂线也就是两个球心的连线.


1.png

计算一系列球心B的Z坐标,对应的跨棒距(公垂线长+dp1),可发现跨棒距存在极小值

2.png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4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刀疤五版主!前几天还一筹莫, 说法不一的奇数齿螺旋齿轮双棒跨棒距,终于得到了证实。从曲线中证明了奇数齿双棒跨棒距的存在,并且是可以测量的极直。而且与本人40年前的直接解完全一致,这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回看2008年的奇数齿双棒跨棒距大讨论,人们不免记忆犹新:
(1)坛主admin由于希望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不知发了多少“红包”?,很遗憾,终也没有结果。(2)测量方法有一定难度,有待大家进一步去体会,注意拐点的存在。详见近期奇数齿跨棒距测量的原创性帖子,或本帖14楼内容。
(3)woodee版主如有精力的话希望进一步把这个问题从不同方式加以证明。

点评

确实测量有难度,版主说的千分尺是公法线千分尺还是外径千分尺呢?  发表于 2019-11-15 07:4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5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则上用是公法线千分尺方便一些(外径千分尺端面太小),要注意千分尺倾斜方向,像你的齿轮,βm<45°,千分尺向后倾。前后摇晃,找到最小值即可。像你的例子βm靠近45°,公法线千分尺倾角很大(相对于三棒位置倾斜18.25°)会碰到齿轮外圆,因此,用普通千分尺好一些。要么,加大量棒直径。
发表于 2019-11-15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hzy 发表于 2019-11-14 18:53
祝贺刀疤五版主!前几天还一筹莫, 说法不一的奇数齿螺旋齿轮双棒跨棒距,终于得到了证实。从曲线中证明 ...

洪前辈您好!
1.钢球中心的螺旋线矢量,开始是用左右齿面切点与与球心的连线,进行向量积,结果发现就是:tan(bm)=rm/p.
2.迭代寻找极值点,B球的位置,结果发现就是B球中心的螺旋线与斜平面(与Z轴bm角,Y轴90度)的交点(>45,<45均适用).
整了几天,现在发现求解容易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5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刀疤五版主:整了几天,说明您还是聪明的,我脑袋笨,有时一个问题整几个月,有的问题甚至于整几年呢!现在知道,流行的两螺旋线最短距离法是近似这件事了吧!
发表于 2019-11-15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hzy 发表于 2019-11-13 20:25
十分感谢woodee版主提供漂亮的跨棒测量图。圆棒中心半径RM,及切点都是一致的。关键是用双棒在三棒 ...

洪老师您好!

我按照老刀的最新数据,做了模型:
DBW_01.png

DBW_02.png

UG格式的3D压缩文件如下:
CGhob11_DBW.zip (1.07 MB, 下载次数: 4)
测量球中心点、与齿面相切点、量棒中心线、公垂线等都在其中,方便查验。

只是,千分尺测量锥片没有做,原因是会与齿体干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4-5-7 08:46 , Processed in 0.173704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