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江旭东2016
收起左侧

行星齿轮设计实例思路论证(希望各位大咖多多指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submariner 发表于 2017-10-11 09:46
少量根切也许可以接受,齿顶过尖也应尽量避免,需要综合考虑,比如上图选择的这一组,虽然重合度略高, ...

网友参数(变位系数一)讨论:
我用一个行业内也比较好的软件,抱着负责的精神进行了一下探讨,输入您所说的第三种变位系数进行了一些外啮合计算模拟:

讨论参数

讨论参数
发现啮合分析如下:重合度跟滑移率还挺不错,但齿根与齿顶有不少干涉,如果此时对齿顶进行减少,重合度势必会降低;我这个软件应该也没问题,遇到该种情况下,我一般还会对参数进行更进一步优化;您用的这个软件功能好像很强大,干涉检查方面按道理应该也不会存在什么问题,但不知道是什么软件;做小模数行星齿轮箱,对声音要求特别严格,个人理解为:在保住强度的情况下(前面有把模数提高到0.8),为提高齿轮的重合度,适当的根切是为了改善声音,是可以进行尝试的,只要不影响齿轮的强度和传动时发生干涉,但又不能纯粹未了提高重合度进行无限制的缩小中心距,需要进行矛盾的统一,取得一个综合平衡。

干涉检查

干涉检查



发表于 2017-10-1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bmariner 于 2017-10-11 11:29 编辑
江旭东2016 发表于 2017-10-11 10:48
网友参数(变位系数一)讨论:
我用一个行业内也比较好的软件,抱着负责的精神进行了一下探讨,输入您所 ...





0.1098> -0.0183
0.1841>-0.0086

我又人工计算,未见干涉,哪位再确认下?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这个参数我也进行了实际模拟,参数基本都挺好;但重合度1.185稍微偏低,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齿顶圆直径基本都取负10丝公差(个人觉得负3-5丝也可,不存在加工问题),太阳齿与行星轮均为负数,加上中心距的实际制造公差(3-5个丝),实际制造出来的样品重合度小于1.185,造出样品经常会碰到传动不平稳,噪音偏大等问题(运气好的时候音声也未必出问题),为解决这种现象,不知各位大咖怎么解决,先不要过分考虑强度与根切(我这个范例中的弯曲强度已足够,为解决噪音重点问题,可允许行星轮适量根切),我比较希望是重合度能尽可能高些,跟切也不能过大,这就需要综合取舍,寻求平衡统一;齿轮变位系数讨论到1.2以上后,再进一步和各位探讨侧隙问题。
00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旭东2016 于 2017-10-11 13:58 编辑
submariner 发表于 2017-10-11 10:58
0.1098> -0.0183
0.1841>-0.0086

有帮您用我的软件进行验证一个,还没出来,基本没问题,就是重合度稍微偏低一点,个人觉得按书上理论计算中心距为10.4,太过理想,有部分局限性;在分配变位系数时也只能查到不根切的一部分,而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进行少量根切的部分,在变位系数分配表上存在局限,有少数查不出来或无法对应;像范例这样需要做到7-8齿的特殊情况,需要跳出理想公式束缚,需要结合自身关注问题点,进行非传统考虑。
发表于 2017-10-11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bmariner 于 2017-10-11 18:11 编辑
江旭东2016 发表于 2017-10-11 13:55
有帮您用我的软件进行验证一个,还没出来,基本没问题,就是重合度稍微偏低一点,个人觉得按书上理论计算 ...



允许一定量根切,不产生过渡曲线干涉,齿顶厚不小于0.15倍模数,滑移率不大于10的前提下,得到最大重合度1.2668,参数如下:
xa= 0.460414
xc=-0.219644
xb=-0.469736
a'= 10.181

在诸要素限制下,本例重合度常规设计基本都不能超过1.3,数值提高非常有限,个人认为没有太大必要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submariner 发表于 2017-10-11 17:38
允许一定量根切,不产生过渡曲线干涉,齿顶厚不小于0.15倍模数,滑移率不大于10的前提下,得到最大重 ...

这样基本挺好,目标是重合度基本在1.22左右(重合度可以再降低一点点),行星轮齿根也可以少挖一点(尽量保证行星轮的强度),在保住重合度大于1.2的情况下,尽量改善齿轮运行时的平稳度。
发表于 2017-10-1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bmariner 于 2017-10-12 09:11 编辑
江旭东2016 发表于 2017-10-11 18:48
这样基本挺好,目标是重合度基本在1.22左右(重合度可以再降低一点点),行星轮齿根也可以少挖 ...

既然强度足够,那就将高速级加强一些,据此我自己算了一组参数,供参考:

Mn       a           Za           Zc           Zb           Xa            Xc           Xb          Cs
0.8     11.14      10           17           44          0.42       0.0507     0.5215      3
0.8     11.7        13           15           44        0.3245     0.3925     0.5215      3

发表于 2017-10-12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各位大神的讨论,值得关注剧情的每一步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旭东2016 于 2017-10-12 11:39 编辑
submariner 发表于 2017-10-12 09:07
既然强度足够,那就将高速级加强一些,据此我自己算了一组参数,供参考:

Mn       a           Za    ...

太阳齿10比想探讨的7-8齿略大,其它挺不错,因为主要想和各位探讨少见的齿数7或8的设计方法及问题处理,故本范例采用行星轮为8的设计,初步算了一组参数,供大家一起探讨(其实也就是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将行星轮进行了最少量的根切处理,但同时保证重合度在1.2以上,同时兼顾声音及强度):第一级ZA=8,ZC=17,ZB=43,XA=+0.54,XC=-0.16,XB=+0.6,中心距10.27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缩小;第二级方法同理,ZA=17,ZC=13,ZB=43,XA=+0.1 XC=+0.25,XB=+0.6,中心距12.26,这样初步算得共用内齿,第一级重合度在1.2以上,滑移率也不是太大,第二级重合度在1.3以上
,个人觉得由于太阳齿数较少,故第一级齿形参数会存在少许缺陷,以上参数也许仍有优化空间,或有更好处理办法,仅供大家探讨

点评

第二级可否用4行星轮?  发表于 2017-10-12 16:0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永平 发表于 2017-10-12 09:36
看了各位大神的讨论,值得关注剧情的每一步发展

谢谢孙总及大家的持续关注与支持,欢迎一起参与讨论!探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各项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5-5-4 19:34 , Processed in 0.711867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