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68|回复: 14
收起左侧

求助:跨棒距公差怎样设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3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机械设计手册上可以查出公法线的偏差,但没有找到跨棒距的偏差,请问怎样设定?谢谢!
发表于 2017-6-13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法线和跨帮距,可以换算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问的是公差。二者基本尺寸换算软件多了去了,我知道。
发表于 2017-6-1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法线上差值对应跨棒距上差值
公法线下差值对应跨棒距下差值

分别换算下跨棒距的加工范围不就出来了嘛
发表于 2017-6-15 22: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选定齿厚公差等级,然后根据齿厚计算。跨棒距不就是表征齿厚的。
发表于 2017-6-15 22: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选定齿厚公差等级,然后根据齿厚计算。跨棒距不就是表征齿厚的。
发表于 2017-6-16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法线、跨棒距都是测量分度圆弧齿厚的方法。
控制弧齿厚的偏差,就是控制齿轮副侧隙。
齿轮副的最小侧隙由齿轮副的工作环境温度和速度所确定。
即:知道了齿轮副的工作环境温度和工作速度,就知道了公法线或跨棒距的偏差了。
大多数机械设计手册提供的公法线、跨棒距计算公式,只是间接的使用了弧齿厚。你将公法线或跨棒距的计算公式改写成含弧齿厚的公式,再由齿轮副的最小侧隙就可计算跨棒距的上偏差,由你所采用的齿轮加工工艺,或经济的因素,就可确定跨棒距的下偏差了。
可能讲l啰嗦了。上述的方法比查表啰嗦多了。但是,你查表又会陷入精度等级,偏差选用的苦恼。
发表于 2017-6-1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似量销径公差是跨齿厚公差的2倍
发表于 2017-6-16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发表于 2017-6-17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后将补充7楼的帖子。
随后补充的帖子,是如何确定弧齿厚的偏差。
偏差不是由“查表”而来的,查表是为了执行标准。偏差是为了保证机械零件的性能,
在齿轮副设计中,保证侧隙只是保证齿轮副正常使用的其中之一个指标。
齿轮副的最小侧隙由齿轮副线速度和环境温度购成。
侧隙.pdf (405.28 KB, 下载次数: 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www.gearbbs.com

GMT+8, 2025-5-15 03:49 , Processed in 0.79571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