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anmu528
收起左侧

帮忙看下一组减速轮系的参数该如何调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斜齿轮外啮合时,取变位系数三组(0.5,-0.4664)(0.4,-0.3664)(0.3,-0.2664),结果在CREO里检查还是干涉,,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6.jpg
发表于 2016-8-10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在使用3D软件检测干涉的时候需要将啮合线与干涉分开。
(1)啮合线是齿轮正常的啮合位置,是必须的。
(2)干涉是齿轮不正常的啮合位置,是必须修改的。
还有就是,你轮系是要考虑正常的啮合侧隙的,不能通过拉大中心距来实现了,这时应该考虑减薄齿厚来实现。
发表于 2016-8-11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sanmu528 发表于 2016-8-9 16:45
通过费老的参数优化后,一级行星减速箱内啮合上,干涉没问题了,唯一个方面就是重合度有点偏低了,只有1.09 ...

2016-08-11-001NGW.png
------------------------------
1》内齿变位的正负,现在两个体制 。新潮的 ISO21771-2007 (ISO1122.1 的更改版)与传统的符号相反。
2》中心距 8.3 有利于 重合度增加 , 这个还是都有齿顶圆弧的 。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niuershiye 发表于 2016-8-11 10:13
------------------------------
1》内齿变位的正负,现在两个体制 。新潮的 ISO21771-2007 (ISO1122. ...

非常感谢前面费老和牛爷的数值分析。我现按照牛爷提供的数值设置,即把中心距把8.5调到了8.3,变位系数也分别取Xa(0.5),Xc(0.175659),Xb(0.1853),在A-C外啮合重合度由1.096提高到了1.231,在C-B内啮合里重合度由1.434提高到了1.746。现在还有疑问,因现在内齿我取变位系数是-0.1854,从CREO里观察到内齿的齿根部分好像变尖了,是否会影响到齿圈的强度等方面,我不知道是不是我CREO内齿关系式设置不一样的缘故还是其它什么原因?以下图是我分别设置了费老和牛爷的数值后得出的3D图,内啮合的内齿根图形明显了。

6.png
7.png
8.jpg
9.jpg
发表于 2016-8-11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uershiye 于 2016-8-11 16:25 编辑

ISO21771-2007

ISO21771-2007


2016-08-11-002NGW.png

内齿变位,在目前两种体制下,一定需要强调是按那个标准的。
楼主计算按 ISO 21771的, 绘图时又是按照目前 GB/T3374-2010
美国软件 CREO 没有用过 ,美国也混乱呢,美国变位遵循 AGMA913-A98 与目前我们传统一致。
最近研究 AGMA 6123-B06 发现 ,在风电部分的例题中,也是符合 新潮的 。 估计 CREO 是 新潮流版。

--------------------------------
我的图形保证是正确的 , 没有什么变尖的问题。 仔细看我内齿的倒圆很大,避免干涉的 。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mrmrw 发表于 2016-8-10 14:11
楼主在使用3D软件检测干涉的时候需要将啮合线与干涉分开。
(1)啮合线是齿轮正常的啮合位置,是必须的。
...

非常感谢mrmrw版主提供的建议,我前面图中设置了费老和牛爷的数值后,当时都感觉到好像看不出有侧隙,后来才通过查询知道:齿轮参数是通过无隙啮合计算出来的;是通过齿厚减薄得到齿侧啮合间隙的,数值计算出后的最小侧隙Jbnmin是0.053.因为是POM材料的塑料齿轮,如果当塑料模具加工精度不够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到塑齿轮的自身精度了,那在无缝侧隙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装配,所以从实际情况上说是应该要增加一定的侧隙数值必要的,那请问我应该用哪些方法来增加侧隙?

我查询到:一般以公法线长度或跨棒距尺寸及公差,实现控制的;
是否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适当调整原来理论计算得到的总变位系数来增加侧隙,使其现变位的基础上做一点点负变位,比如调整行星轮的变位,我调整过前面二级外啮合的一对斜齿轮,好像不干涉了,但我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正确的,对重合度应该会有影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5-5-5 00:10 , Processed in 0.479671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