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鹏
收起左侧

塑料齿轮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1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hyfjy 发表于 2016-4-20 10:40
重合度超过了1,故传动尚行,啮合质量不会太好,如果速度快而润滑不当,有可能接触点烧损坏。

润滑是一方面,关键还是看试验条件,现在流行以塑代钢,又想有塑料的缓冲,惯量低的特性,又想要金属的强度,是有点矛盾的,
前期,做台架试验,按照方向盘来回不停的满载荷打死,4小时后,整个齿都被蜗杆刮掉,然后蜗轮就停在被刮的地方,
应该是温度高,导致塑料软化,点蚀加重
如下图所示:
齿被刮掉.png
后来再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转了一圈,休息3.5秒钟,做了110个小时,齿没有被刮掉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没断齿.pn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4-21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面的啮合图看,蜗杆斜齿轮是点啮合,不能传递较大扭矩,只能把运动方式传到下级,也就是极小载荷下一种机构而已,楼上显示的“蜗轮”,如果是注塑产品,那肯定是斜齿轮的,如果是用齿轮滚刀加工的,也肯定是点啮合的,只有用与设计的蜗杆参数几乎完全一致的同参数滚刀(俗称蜗轮滚刀,所有的参数都必须特制)也就是只有外圆直径大一个顶隙高度,齿厚可以根据设计,略小一些,几个千分之一毫米,到二,三丝而已,且在加工时,有严格的中心距控制,(与安装尺寸完全一样),才有可能获得与蜗杆“共轭”的蜗轮齿形。才能被叫做蜗轮。
还有一个就是蜗杆传机构与蜗杆斜齿轮传动机构,从摩擦的角度,蜗杆的转速有一个参数控制,如果是啮合相当好的蜗轮,速度可以提高,利于动态油膜的形成以形成承载力,这时,是油膜在承载负荷,速度过低时,动态油膜反而不容易形成,但对于蜗杆斜齿轮传动,正好相反,在点啮合下,是很难形成动态油膜的,比较容易形成边界润滑,也就是油膜易破,在瞬时高温下形成粘结撕拉软的组织,这种破坏是速度越高,破坏作用越明显。这种破坏发展极快,时间很短,就破坏了整个零件的完整性,也就是上楼说的全部剃头了,最后是斜齿轮再也不动,蜗杆空转,整个传动链失效。
发表于 2016-4-21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控制方向转向用的蜗杆与蜗轮结构,请注意,这里是承载大扭矩的,必须用蜗轮,真正意义上的蜗轮,在试验时,也应该模仿转向是在运动时的,大家都知道,在车辆静止时,转向传动会受到极大的扭矩,而开动车辆后,这个扭矩就会很快变小,动态与静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发表于 2016-4-21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hyfjy 发表于 2016-4-21 08:51
如果是控制方向转向用的蜗杆与蜗轮结构,请注意,这里是承载大扭矩的,必须用蜗轮,真正意义上的蜗轮,在试 ...

法相模数2.2,蜗杆法相齿厚2.5,螺旋角20°,传动比2:33,加载的是恒定扭矩---37牛米!蜗杆外径15.3,但是加工蜗轮的时候是60的变径滚刀,几乎相当于斜齿轮
发表于 2016-4-21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xhzzg1 于 2016-4-21 10:17 编辑
hyfjy 发表于 2016-4-21 08:51
如果是控制方向转向用的蜗杆与蜗轮结构,请注意,这里是承载大扭矩的,必须用蜗轮,真正意义上的蜗轮,在试 ...

无刷电机的功率才350W,试验时加载扭矩是37牛米的恒定扭矩,所以加载曲线是37的常数,不是三角波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5-5-4 05:40 , Processed in 0.243543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