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45|回复: 6
收起左侧

关于齿轮光洁度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0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各位,我是武重产Y31315B滚齿机。最近加工齿圈,M24*110Z。加工出来的齿轮效果请见图。刀具磨损较严重(分两刀滚,第一刀进50)。我也找不出原因了,请大师们给点建议。工件硬度HB250左右。
另之前加工一件36M*25Z齿轮,最后进刀后有较严重的震刀纹。这边图片找不到了。小弟刚学习滚齿,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请大师们指教。
接下面是加工一件M40*27Z的齿轮,毛刀已开好,能否给点我建议质量如何去控制。
照片.JPG
照片1.JPG
发表于 2013-8-10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大的齿轮没有接触过,等待解释
发表于 2013-8-10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你的机床没有问题!
   1.通过6年多管理大型齿加工得到的经验是:大模数齿圈最好先开槽,量小以后再用滚齿机加工,分两刀,最后一刀留量是0.5mm~0.7mm。你2刀就搞定,这样野蛮操作若是长期加工大齿圈,刀架大瓦与主轴之间会产生间隙;工作台蜗轮和蜗杆磨损加快。坏了是不好修的。
     这个大齿圈若无开槽,应该加工5刀(估计滚刀长度最长只有360mm),前几刀加工时滚刀中心不要置于工件外圆的最高点,往里多窜一齿,这样滚刀的副切齿数会增加滚刀自然磨损就小了。最后两刀量小时,把滚刀窜正。这样使用一般滚刀不会出问题。
   2. M40的产品,首先就是滚刀转数(算算线速度)、走刀、应该M40的转数估计也就18~22转/min,别打太快这种机床都不适合加工大模数(模数已经在极限位置)、少齿数的产品。最后一刀需精磨滚刀,考虑到是M40的产品最好能把冷却油泵换成大功率的,这样齿面表面粗糙度容易合格。

点评

同意的同事 也学习  发表于 2013-8-14 16:00
同意  发表于 2013-8-11 18:51
完全正确,严格说这位楼主属典型的野蛮操作,任何机床都吃不消这样50mm的进给量。超大模数,在滚齿机上得慢慢进给,一般说,当机床在切削时发生较大震动时,必须退刀,否则机床会有不可挽回的损伤。  发表于 2013-8-10 20:31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anyou0826 于 2013-8-11 10:01 编辑


谢谢,我以后注意。
另外,你们认为这样的床子加工M24的齿圈若不开槽一刀最多吃多少呢?
我当时因为觉得吃了50床子也没有抖动,所以就直接吃了50.
发表于 2013-8-11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tianyou0826 发表于 2013-8-11 09:58
谢谢,我以后注意。
另外,你们认为这样的床子加工M24的齿圈若不开槽一刀最多吃多少呢?
我当时因为觉 ...

lalawo.JPG
即便是你的机床能够承受这么大的切削力,你也要考虑刀具粗切区是否够!图没画多好,你这粗切区齿数大致是4个齿*滚刀刀齿排数。你看看加工50mm深度,滚刀要有多长,粗切区长度又是多少?滚刀长度够吗?为了机床,第一刀20mm。

误区:
上图是粗切区图片,大家应该明白齿数越多,粗切区齿数越多。
如:同模数、齿数一个20、一个110齿。若同一滚刀转数、同样的加工深度。明显Z110的粗切区滚刀每刀刃口承受的切削载荷会很小,而齿数越小,由于粗切区齿数太少,每刀刃口承受的切削载荷也就越大。1.这就是为什么加工工件齿数多的机床转数可以打快点,然而很多操作工不注意粗切区的问题。2.滚刀模数太大,滚刀长度汉江最长380mm(受机床限定,不知现在汉江有没有更大的设备),一般刀具厂家都希望在加工大齿圈时先开槽。而操作工要想合理使用就要避免粗切区刀刃吃大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进刀量,粗切区的长度会变短来满足滚刀长度要求,这样有利于调整滚刀与工件的相对位置。

对于大模数少齿数时,上边也说啦,粗切区齿数太少,每刀刃口承受的切削力也就越大。若是还要吃大刀,我相信你的刀具很容易会出问题。可以看看这个https://www.gearbbs.com/thread-97591-1-1.html 13楼的有正解,不过有时降低走刀并没有退刀来的明显。

说白啦对于未开槽的大模数大齿圈,合理的径向进给量是最关键的,然后再考虑滚刀转数、走刀。

发表于 2013-8-11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是开槽了,第一刀也因对刀与原剖齿不一致而会形成左右刀刃切削不一致,故第一刀也得根据实际情况,进刀量不宜过大,冷却液必须确保充分。
发表于 2013-8-11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hyfjy 发表于 2013-8-11 18:43
即使是开槽了,第一刀也因对刀与原剖齿不一致而会形成左右刀刃切削不一致,故第一刀也得根据实际情况,进刀 ...

      4242,费老说的有理。一般开槽的都是走2刀,用指型铣刀铣的产品一定需要注意齿面有无问题而且留量偏大(如铣齿有打刀痕迹,必须打磨干净后滚齿才能加工,个别齿有可能留量不统一),对刀后滚一截(一般规定的滚刀中心水平线不能低于工件端面上方5~10mm处)再按实际情况窜刀或调整径向进给量来加工产品;若用刀盘加工就简单了,用带仿渐开线的粗铣刀盘(留量只有0.75-1mm)费用太高,滚齿效率提高不了多少,留量小往往时间都花在对刀,而且粗铣人员都害怕精滚齿滚不出来留量往往都会很大,所以现在是不管带不带仿渐开线的粗铣刀盘,都留量2mm-3mm ,滚齿必须走两刀。
      曾经一个月用2台Y31500A 机床加工240多件3米大的产品(精滚全部走一刀),其中粗铣2台齐重数控铣齿机,粗滚Y31315滚齿机8台(精滚留量均要求0.5mm之内),3种机床均只加工一刀。现在加工能力更强,数控滚齿机3台而且效率高,现在的数控滚齿机工作台蜗轮都是双蜗轮,机床和老式的武重滚齿机比起来有天壤地别的区别,这方面我感觉齐重的数控滚齿机还是很不错的,随便一个产品加工后去检测都可以达到国家标准7级,可惜加工的再好也没用热处理变形太大(表面淬火)。齐重机床唯一的问题就是机床有点漏油。现在的产品表面粗糙度都要求Ra<5.0,为了防止出现拉伤、积削瘤,在数控机床方面也做了硬性规定滚齿必须走2刀,往往数控机床加工的产品测出的表面粗糙度Ra<1.6 而武重的机床也就Ra4.0左右,加工的产品也就国标8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5-5-5 22:32 , Processed in 1.186639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