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net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woodee
收起左侧

模腔成型直锥齿2013新3D模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8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检查办法是妥当的。
想问一下,单边0.2的塞尺,在哪里塞?大端还是中间?
发表于 2013-12-28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半轴定位面塞0.2的塞尺来判别测隙是否合理。457半轴齿轮图纸有详细说明及要求。
发表于 2013-12-28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35楼提出的测量方法很不科学,要求在无侧隙下对滚指针偏摆小,应该是产品齿轮与检验的标准齿轮才能这样,标准齿轮实际上齿厚是加大的。如果用产品齿轮互相进行无侧隙检查,我想,是无法得到完全共轭的齿形的,这时,二锥顶是分离的,理论上就是通不过的。产品与产品只能在设计的标准安装距上进行检查侧隙与啮合区,这个位置是不允许变化的,而且一般说,加大安装距,印痕会向大端移动,减少安装距则相反,所以在生产中也有一开始做较大的侧隙,同时让接触区位于齿中部,当检验时减少了侧隙,相当于减少了安装距,接触区有可能向小端偏移一些。
发表于 2013-12-28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齿轮的设计

本帖最后由 hyfjy 于 2013-12-28 21:04 编辑

以前有过设计直齿锥齿轮的检验齿轮的过程,一套要设计四个,二个检验用标准齿轮,另有二个称作主标准齿轮,标准齿轮的半轴齿轮,配主标准齿轮的行星齿轮,是无侧隙的,标准齿轮的行星齿轮,配主标准齿轮的半轴齿轮,也是无侧隙的,由于当时全国仅北京齿轮厂有直齿锥齿轮的磨齿机,能解决磨齿的问题。后来,在检验标准中,大都采用了成对检验的原则,也就是一家生产的直锥齿轮副,要求本厂的零件在同一批或全部能够进行互换,达到同一验收标准。就不存在检验中的无侧隙检验了。无侧隙检验实际上检验的是齿轮的齿形精度,或者说是压力角精度。而本厂的产品互换性则反映产品互相的共轭性,这才是实际使用中需要的。
目前用量最大的差速器中,已逐渐被精锻齿轮取代,只要加工工艺合理,操作认真,成批互换有一定的保证,且如果共用模型,或者设计原则一致,可以做到多家零件互换,较过去相比,性价比有了极大的提高。
再有一点,就是修形后的齿轮,与原先的标准齿轮相啮合时,如果标准齿轮反修形,与产品检验还说得过去,如果标准齿轮没修形,那是不能检验经过修形的产品齿轮的。
标准齿轮的齿厚是加厚的,二个标准齿轮是无法在安装距下啮合的。主标准齿轮是减薄齿厚的,齿厚与产品的中差齿厚一致。就这样,当产品做成下差或上差齿厚时,也是无法进行无侧隙检验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8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hyfjy 发表于 2013-12-28 21:02
以前有过设计直齿锥齿轮的检验齿轮的过程,一套要设计四个,二个检验用标准齿轮,另有二个称作主标准齿轮, ...

老费解释得很详细、清楚。
发表于 2014-10-23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woodee 发表于 2013-12-13 09:45
自己推导的公式,在通用软件中完成造型。

太强了呀

点评

过誉了,不好意思!  发表于 2014-10-23 11:32
发表于 2014-10-24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确实很牛,国内做精锻齿轮的很多,比如江苏太平洋都是在外面花钱买到锥齿轮修型软件
发表于 2021-6-28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woodee 发表于 2013-12-13 09:45
自己推导的公式,在通用软件中完成造型。

厉害了,大佬,牛逼
 楼主| 发表于 2021-6-29 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贴错地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4-6-10 15:46 , Processed in 0.180730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