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18|回复: 7
收起左侧

关于斜齿轮的齿形啮合干涉分析计算公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8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在齿轮手册中,齿条型刀具加工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啮合干涉分析只是给出了直齿轮的,我想知道斜齿轮的啮合干涉计算公式到底是怎么样子的?
还有就是怎么推到这个公式?
计算公式如图所示。
12.jpg
发表于 2008-10-2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附图是化工版 2008年第五版《机械设计手册》关于啮合干涉分析的原图 。

齿轮1 的渐开线起始点 (T.I.F) , 在啮合线上对应点 F1 ,与进啮点 A  ; 按照老美的“rolling  angle "  的概念  T1A 〉T1F1 , 就不会产生啮合干涉 。

老美、DIN 都是按照啮合线分析 ,没必要一定搞一个什么计算式 。
00-nieheganshe.JPG
发表于 2008-11-13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TIF只是考虑一对齿轮啮合齿厚最小,外径最大侧隙为0时最低限度的渐开线范围直径,也即是有效啮合渐开线直径,我想仅考虑TIF是不够的
发表于 2016-5-24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niuershiye 发表于 2008-10-28 14:06
下面附图是化工版 2008年第五版《机械设计手册》关于啮合干涉分析的原图 。

齿轮1 的渐开线起始点 (T.I. ...

这图上进啮点为齿顶,应该是标准滚刀滚出来的。如果用带触角滚刀,进啮点就不是齿顶了。\(^o^)/~
那该如何判断是否干涉呢?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2008年的帖子还有人在解答,非常感谢了!
其实对于齿轮的啮合干涉,我个人对现在手册和DIN等标准的方法都有点不认同。
(1)手册中的啮合干涉,没有考虑SAP点和TIF点等问题,这样子导出公式是以不根切为前提的,根切的就不行了!这样子的公式还是不要用的好。
(2)在DIN等标准中,都是按SAP和TIF等点,然后通过图解方法来判断啮合干涉的。这种方法比较直观间接,将TIF这个最难求解的问题留给读者了!而且,这种算法中暗含了一个规则:两个齿轮的啮合必须都是渐开线才能实现共轭,否则就出现干涉问题。说的直白点就是:一个齿轮的进啮点在另一个配对齿轮的点必须是渐开线,否则就是干涉!
*******************
  实际情况是上面说的问题吗?举例:对于一个根切的齿轮,当配对齿轮的进啮时,如果这个根切的齿轮避空了,那么这个时候两个齿轮依然能正确啮合,而且是没有干涉的,只不过是重合度减小了而已!
   其实,武汉理工大学的厉海祥老师就是利用过渡曲线来建立点线啮合齿轮的,换言之,让过渡曲线与渐开线实现共轭啮合,就是新的点线啮合齿轮了,这样子的齿轮也不干涉啊!
   所以,对于渐开线齿轮的啮合干涉问题,现在的手册和标准中对这个问题都避开了!
发表于 2021-10-1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碰到根切齿轮的情况。不会产生干涉

m=8,小齿轮15齿,不变位。正常工作是跟齿条啮合,在生产线上加载测试时,短暂跟37齿齿轮啮合运转30分钟下线。

无标题.png


37齿齿轮的齿顶圆(白色线)与啮合线(基圆公切线)的交点位于切点外侧

发表于 2021-10-17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齿条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齿条齿顶水平线,仍然与啮合线没有交点


无标题.png

发表于 2021-10-18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讨论
https://www.gearbbs.com/forum.php ... 74258&extra=&page=2

ooo.gif


补充内容 (2021-10-20 16:02):
切顶滚刀滚齿动画(15齿0变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www.gearbbs.com

GMT+8, 2025-5-11 14:16 , Processed in 0.237103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