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差项目 | 主要原因 | 解决方法 |
公法线长度的变动量
| 1)刀架系统,如蜗轮偏心,主轴偏心等误差
2)刀具本身制造误差和安装偏心或倾斜
3)径向进给机构不稳定
4)工作台的摆动及让刀不稳定
| 修理恢复刀架系统精度,检查修理径向进给机构。
调整工作台让刀及检验刀具安装情况
|
相邻齿距误差 | 1)工作台或刀架体分度蜗杆的轴向窜动过大
2)精切时余量过大
| 1)调整工作台或刀架人体的分度蜗杆的轴向窜动
2)适当增加粗切次数,使精切时留量较少
|
齿距累积误差 | 1)工作台或刀架体分度蜗轮蜗杆有磨损、啮合间隙过大
2)工作台有较大的径向跳动
3)插齿刀主轴端面跳(安装插齿刀部分)超差
4)进给凸轮轮廓不精确
5)插齿刀安装后有径向与端面跳动
6)工件安装不符合要求
7)工件定位心轴本身精度不合要求
| 1)调整工作台或刀架分度窜轮窜杆的啮合间隙,必要时修复蜗轮副
2)仔细刮研工作台主轴及工作台壳体上的圆锥触面,为“硬”些
3)重新安装插齿刀的位置,使误差相互抵消,必要时修磨插齿刀主轴端面
4)修磨凸轮轮廓
5)修磨插齿刀的垫圈
6)工件定位心轴须与工作台回转轴线重合。
工件孔与工件定位心轴的配合太松。
工件的两端面须平行,安装时工件端面须与安装孔垂直。
工件垫圈的两平面须平行,并不得有铁屑及污物粘着
7)检查工件定位心轴的精度,并加修正或更换新件
|
齿形误差 | 1)分度蜗杆轴向窜动过大或其他传动链零件精度太差
2)工作台有较大的径向跳动
3)插齿刀主轴端面跳动(安装插齿刀部分)超差
4)插齿刀刃磨不良
5)插齿刀安装后有径向与端面跳动
6)工件安装不合要求
| 1)检查与调整分度埚杆的轴向窜动。检查与更换链中精度太差的零件
2)与齿距累积误差2)同
3)与齿距累积误差3)同
4)重磨刃口
5)修磨插齿刀垫圈
6)与齿距累积误差6)同
|
齿向误差 | 1)插齿刀主轴中心线与工作台轴线间的位置不正确
2)插齿刀安装扣有径向与端面跳动
3)工件安装不合要求
| 1)重新安装刀架工进行校正
2)修磨插齿刀垫圈
3)与齿距累积误差6)同
|
表面粗糙度 | 1)机床传动链的精度不高,某些环节在运转中出现振动或冲击以致影响机床传动平稳性
2)工作台主轴与工作台壳体圆锥导轨面接触情况不合要求,圆锥导轨面接触过硬,工作台转动沉重,运转时产生振动
3)分度蜗杆的轴向窜动或分度蜗杆蜗轮副的啮合间隙过大,运转中产生振动
4)让刀机构工作不正常,回刀刮伤工件表面
5)插齿刀刃磨质量不良
6)进给量过大
7)工件安装不牢靠,切削中产生振动
8)切削液脏或者冲入切削齿槽
| 1)找出严谨不良环节,加以校正或更换件
2)修刮圆锥忖轨面,使其接触面略硬地平面导轨,并要求接触均匀
3)修磨调整垫片纠正分度蜗杆的轴向窜动
调整分度蜗杆支座以校正分度蜗杆蜗轮副的间隙大小
4)调整让刀机构
5)修磨刃口
6)选择适当的进给量
7)合理安排工件
8)更换切削液,将切削液对准切削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