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52|回复: 5
收起左侧

齿厚变化后校核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7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分度圆齿厚重新分配后(譬如7:3),弯曲强度,剪切强度还能按照以前的公式来做吗?是不是得考虑齿厚的因素呀
以前的公式只考虑齿宽没考虑齿厚呀
发表于 2011-1-8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齿厚重新分配后的强度计算可以借鉴标准中的公式,不过强度可以按比例增大一下。注意:这是经验估算,仅供参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土豆搬家 于 2011-1-10 09:42 编辑


你的想法也正是我在琢磨的想法,只是搞不清楚齿厚分配与强度按照什么样的比例增大或缩小呢?多谢指点
发表于 2011-1-10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土豆搬家 的帖子

标准都考虑到了不得,只不过你没意识到而已,齿厚的变化就是变位系数在变,变位系数影响齿形系数,齿形系数其实就是影响了强度计算,你只要按标准计算就可以了,至于标准怎来的,要花时间去学习\理解体会\,顺便说一下,强度计算的标准有很多,公式也不一样,背后都有不同的理论及试验参数在支持,AGMA相对考虑参数少一些,它的参数很多都是来自生产实践,ISO标准考虑似乎很全面,计算较繁琐,但如果有一个参数考虑不到位或者生产中不是那回事,就会将计算的很多系数抵消掉,即考虑问题越多,过程链越脆弱,对应用者,按老板规定的标准计算就行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anta82 的帖子

未命名.bmp
感谢你的答复,这个是设计精要里面的公式,对于您所说的变位系数影响,真没看出来是那个参数,能不能点拨一下,多谢

点评

这是什么书本上的内容,能不能提供一下书名和作者  发表于 2011-10-11 15:05
发表于 2011-1-11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全,中间数字1, 0.9 ,0.8,...0.5...是变位系数

本帖最后由 yanta82 于 2011-1-11 17:36 编辑

齿形系数.JPG 对蜗轮齿没研究过,我只是猜测你上边的公式是简化版,或者是蜗轮杆就不变位,或变位后影响很小,只和压力角有关.因顶楼的帖子没明确是蜗轮齿,我按渐开线一般内外齿说的,发个图片,给个启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5-5-8 00:57 , Processed in 0.185993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