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65|回复: 12
收起左侧

[滚齿] 单排齿滚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5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如果一把标准的齿轮滚刀,将圆周的齿排数中只留一排齿,并且使之滚切齿轮。参数如下:m=20,齿轮齿数12,压力角20度,请问可以得到什么样的齿形
发表于 2012-7-5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构成渐开线齿廓的切痕只剩一条,至于得到什么样的齿形,那要看你的单排滚到什么时候开始切了。你不会是走火入魔了吧
发表于 2012-7-5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排齿的没用过,用过2排齿的。我们叫飞铣。如果工件齿数大于40的,只要进给小点,0.2mm左右,加工出来的齿形和用滚刀滚出来的没啥不同。但齿数少的,可以多刀切。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先生能否将那时的滚齿机的调整情况作为说明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纪永君 发表于 2012-7-5 15:45
不知道先生能否将那时的滚齿机的调整情况作为说明

大家没有觉得这个问题并不是"无病呻吟吧".如果真的有这么一把滚刀在滚切齿轮,。特别是大模数小齿数的齿轮,在接近基圆出的曲率半径较少的时候,如果刀具没有对中,那一定会齿廓两面的高低点不对称。并且导致轮齿齿廓的偏移,跟切部分左右相差十分的大。
从这点来看如果将滚刀圆周的齿数逐步的增大,直到无穷多的类似蜗杆砂轮磨得时候。两面的不对称的情况就会消失,这个问题可以在圆周齿数有限的时候,就能计算出齿轮轮齿的渐开线齿廓的不对称的点数以及不对称高度。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真的沉底啦吗
发表于 2012-7-28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只留一排齿的话,估计八成刀子会崩刃或者断齿。切屑太厚了,刀子啃不动。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不再是真的将一把好好滚刀去掉圆周上的一些齿再用,而是从捏合原理上进行探讨,如果详细的分析的话,并且将刀具的圆周齿排数逐步增加,就能揭示在加工大模数小齿数的齿轮的轮齿时候的对中的必要性,以及串刀的必要距离等等
发表于 2012-7-31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初用飞铣,是出于节省刀具成本来考虑的。20模数的没有干过,后来发现加工时间太长,而且能加工的齿面宽不能太大,否则刀具磨损太大。后来试过小模数的,在车铣加工中心滚齿。模数3mm,齿数57,齿面宽20mm,进给0.007mm/rev。大约加工了1个小时。齿形能到7级,就是表面粗糙度不太好。

理论上讲,用单排齿的滚刀加工任何齿轮,假设滚刀没有轴跳和径跳,只要进给足够小(比如0.01mm/rev以内), 就能得到完美齿形。实际上增加滚刀槽数和将进给量控制在很小的量级上是一样的。

关于对中的问题已经有很长时间的讨论了。只要机床能保证滚刀和工件没有轴跳和径跳,就不会发生左右不对称的问题。左右不对称是由于加工误差造成的,不是理论上的问题。当然你只用一排齿的滚刀,进给量又正常,也会发生左右不对称,但这种不对称是范成齿形的包络线数量不足造成的,这个有现成的经验公式(正常情况下结果比较准确)计算齿形棱度。

对中必不必要,取决于机床精度和刚性。如果用好一些的机床和滚刀滚一个20模数12齿的轻质塑料件,对中就没有必要。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纪永君 于 2012-8-1 08:39 编辑
tandemoron 发表于 2012-7-31 18:51
当初用飞铣,是出于节省刀具成本来考虑的。20模数的没有干过,后来发现加工时间太长,而且能加工的齿面宽不 ...


哈哈,所谓的滚刀的“对中”问题,是指在那个年代的特殊情况而言,当然,如果是使用带有轴向进给的滚齿机,情况就不一样,因此,这个条件基本限定在径向进给的滚齿机,并且是指大模数小齿数的齿轮。
至于是否应该“对中”,我主要的是指要有技术根据来讲的,对于技术问题,我的观点是---对于结论,必须要有公式或者原理来支持才能认可。
对于你上面谈到的使用小走刀加工齿轮,我想你是有些误会,对与滚齿机,小的走刀是指轴向的---即齿轮的两个端面之间的方向,也就是说是指类似齿轮的齿向方向,而对于渐开线方向的齿轮滚齿来讲,包络一个渐开线齿形的滚刀刀齿数是有限的,不能使用小的走刀的方法来改变参加展成一条渐开线(轴向走刀在此不讨论,否则没有意义)。
至于你说的“经验公式",本人孤陋寡闻,真的不知道,更没有验证过。
对不起,直到现在,先生仍然没有强有力的数据或者公式,或者原理来证明。
如果使用”事实胜于雄辩“这一个成语来讲,对于齿形齿廓有些”偏“的事件,本人的确见到多次,至于详细情况,不在此详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www.gearbbs.com

GMT+8, 2025-7-10 06:02 , Processed in 0.384747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