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52|回复: 6
收起左侧

渐开线蜗杆的可加工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一般说来,渐开线蜗杆与斜齿轮相配,为提高效率,降低蜗杆直径,减少摩擦防止温升令塑胶齿失效,蜗杆应该取尽可能大的导程角。
但导程角超过一定数值,齿根过渡部分就会出现切削不到部分,即所谓的under-cut现象。
双头蜗杆,若导程角超过20°左右,会出现下图所示状况:
Under Cut.png
这样,无论车刀还是铣刀加工,如果按照形面取刃形,势必在加工时,齿根部分的渐开线齿面,会被加工掉一部分。

将导程角调整到18°左右,加工就没问题了:
no-Under Cut.png

有人会说:改变第一张图的齿根过渡形面,让其变为可加工的光顺连接,不就解决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过渡面之所以要有那样的形状,是为了防止过渡曲线干涉。就是说,为了正确啮合,以齿条刀具模拟加工的过渡曲面,是不不可少的。

其实说透了,此问题实际上就是齿条刀具加工蜗杆(特殊齿轮)的根切问题。
根切临界点问题,实质上就是齿形面与过渡面是否相切的临界参数问题。

要想设计的蜗杆参数合理,必须考虑此加工临界点问题。而这,就不是通常资料所介绍的“不跟切的最小齿数”能够解决的。双头以上的蜗杆,如果导程角大了,同样存在根切从而过渡曲线干涉的问题。

我在编制软件“小模数蜗杆/塑胶斜齿轮副CAD/CAE系统”中,解超越方程求得此临界点,作为确定蜗杆设计参数的重要依据之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2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版主的经典分析..使我等又学习了一个新知识点...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齿槽,最大的不干涉的最小后角点在A、B两点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车刀的放置角很重要。
建立数学模型,以A、B两点的后角相等为目标函数,解超越方程,即可得到最小后角前提下的车刀摆放角。
发表于 2012-3-10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提高效率,降低蜗杆直径,减少摩擦防止温升令塑胶齿失效
发表于 2015-5-30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渐开线蜗杆也存在有效齿形在基圆处终止的问题,一楼中,图一显示的实际上就是渐开线蜗杆上出现了计算端面齿形时,基圆直径大于计算的齿根圆直径得到的结果,尤其当齿形角较小时,这一情况还会更加厉害,齿根曲线与渐开线交点以下,是不进行正常啮合的,属于过度曲面了,蜗杆斜齿轮啮合时,应该尽可能避免在蜗杆上出现基圆柱直径大于齿根圆直径的情况,这一要求的实质就是对于任何法向齿形角的传动副,螺纹升角都有一个上限,超过这一上限,就会让蜗杆的根部出现薄弱。
发表于 2015-6-3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同一把滚刀,分别加工一件蜗轮和一件齿轮,分别与蜗杆做疲劳试验,在相同条件铣做疲劳试验,发现蜗杆与蜗轮啮合的磨损量比其与齿轮啮合的磨损量要大很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请大神支招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5-5-6 11:31 , Processed in 0.367737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