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59|回复: 7
收起左侧

锥齿轮蹦齿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2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我有一对齿轮装在工具上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齿轮大端蹦齿了,我这对齿轮的工作面小轮凸面,大端凹面。
我总结了一下可能发生的原因:啮合斑点集中在大轮的大端,并且是那种倾斜的
                                                 大轮大端螺旋角太大了
希望大家也帮我分析一下原因。
Capture.PNG
发表于 2014-8-26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对齿轮,估计倒车面工作接触区较差,明显偏大端,且明显有边缘接触,在大轮凹面工作时,被小轮硬挤掉的。
装配后要仔细检查正反面的啮合区是否都位于齿的中部略偏小端,特别要注意不能有明显的边缘接触,否则早期损坏的事是很容易发生的。
老式机械加工这类齿轮的机床,切出的零件容易有一齿齿圈突跳,(一转基本上径跳都不错,有一齿明显特大),如果啮合面不是二面都好,尤其是非工作面有边缘接触时,如果这个接触正好在大端的边缘,就会被挤掉。
发表于 2014-8-26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计算一下小齿轮的轴向力方向  
估计你这个小齿轮的轴向力应该是指向小头的
发表于 2014-8-27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3楼说的有道理。
按照1楼的描述“我这对齿轮的工作面小轮凸面,大端凹面。”  如果真是这样是有问题的。常识性设计:小轮(主动)工作面是凹面,大轮是凸面。以利于受载时轴向力指向大端,间隙有增大的趋势,不致于咬死。
看图片大轮采用弹性挡图固定,旋向又反了,看来这个设计者确实很大胆。
至于崩齿的问题其实真的很难说的,由图片能看出原因来那是大师级的。我们通常的做法:看印痕,在崩齿处附近线切割看金相组织,硬化层等,以及做材料分析等。当然这些都是在正常设计的情况下。
对此有高见的朋友怎样看,有什么高招吗?
发表于 2014-9-3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齿轮在批量生产时一般不会发生接触区明显超差现象。
你检查一下轴承或轴套,齿轮和轴之间的间隙,以及齿轮的硬度和渗碳。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轴向力确实是指向小段的,至于为什么这么设计是有原因的,如果轴向力向大端,我后面的马达以及支撑要求会更高,公司很多产品也是这么设计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myqq@you 发表于 2014-8-27 08:54
3楼说的有道理。
按照1楼的描述“我这对齿轮的工作面小轮凸面,大端凹面。”  如果真是这样是有问题的。常 ...

这个产品确实存在小轮向前窜的原因。
发表于 2014-10-5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出现周期窜动的话,出现问题就很正常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5-5-5 12:53 , Processed in 0.302147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