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net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84|回复: 7
收起左侧

关于量棒距公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9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公法线公差可以算出跨棒距公差,
以前发现公法线公差一样,跨棒距公差和某厂家的图纸就是差一点点,
虽然是小数点后的第三位,根本忽略不计。

最近才明白原因,原来对方的公差是用变位系数算出来的。
就是公法线上下公差算出两个对应的变位系数,
再用变位系数算出对应的两个跨棒距,
两个再分别减去标准跨棒距,得到的跨棒距公差。
这个结果比直接用公法线公差算出来的要多减一点。
而且是公差越大,相差越多,齿轮还好,花键会差很多。

当时吓了一跳,那个厂家大部分图纸不标公法线,都是量棒距。
齿轮量棒距公差到公法线公差会缩小,而且公差小,所以没问题。
但是他们厂很多非标花键,因为经常出现没有量棒,
或者碰齿根或者小于齿顶圆的情况,
当时想以前的图纸经常改变量棒大小,麻烦了。

我以前都是用的齿轮的计算表格来算的,
在计算表格里改公法线公差,改到到量棒距公差对应对方图纸,
然后改新量棒直径,得到新的跨棒距和公差。
我把计算表格改成新的方法算,结果居然几乎没变。
原来错误的方法,得到的错误的公法线公差,
还用错误的方法得到的新跨棒距公差,错错几乎抵消了。

发表于 2023-11-30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看明白  反正我用的是你说的第一种方法   就是公差的上线和下线对应不同的变位系数
发表于 2023-12-5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渐开线齿轮或花键,按照ISO 21771的标准来计算。
(1)齿厚是直接数据,根据要求来确定。
(2)公法线、跨棒距都是为间接测量齿厚。
(3)齿厚偏差可以用xE来计算,因此,公法线和跨棒距都是可以用xE来计算的。
这里不存在什么错误,原本就是如此!
发表于 2023-12-13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很简单,换算成弧齿厚,计算上下限就是其公差了。
发表于 2023-12-13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mrmrw 发表于 2023-12-5 16:53
对于渐开线齿轮或花键,按照ISO 21771的标准来计算。
(1)齿厚是直接数据,根据要求来确定。
(2)公法 ...

原本并非如此

以前的资料齿厚偏差换算成公法线偏差时不是用变位系数过渡的,记得除偏差换算外还要加上一个系数与跳动的积,具体记不清了。M值与公法线之间的换算好像也存在这样类似的后赘。
后来出的资料(大概80年代后)都是用变位系数直接过渡了,两种换算是存在一点误差的。


发表于 2023-12-13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DD99 发表于 2023-12-13 12:06
原本并非如此。

以前的资料齿厚偏差换算成公法线偏差时不是用变位系数过渡的,记得除偏差换 ...

必须用等效变位系数来转换公法线和跨棒距,这样的计算才是在原理上正确的
发表于 2023-12-13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番茄唐龙 发表于 2023-12-13 12:28
必须用等效变位系数来转换公法线和跨棒距,这样的计算才是在原理上正确的

可能考虑的角度不同。

如果用纯几何计算用变位系数过渡肯定是对的。以前的资料考虑了跳动影响可能认为不是纯几何的问题,加上修正系数可能更符合实际。也说明以前齿轮精度做的不高加上这个系数更好些。
现在设备升级了齿轮精度都大大提高,直接用变位系数过渡更符合实际了。
都是个人理解
发表于 2023-12-13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DD99 发表于 2023-12-13 12:06
原本并非如此。

以前的资料齿厚偏差换算成公法线偏差时不是用变位系数过渡的,记得除偏差换 ...

我对此都做了仔细的对比的!

以前的标准,在计算齿厚偏差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考虑了径向跳动等公差的影响,所以在计算公式中都会出现一些系数。
现在的标准,变成了纯理论的计算,也就是不考虑加工偏差的影响,直接采用几何法来计算。
这些对比数据,我在写软件程序的时候都做了对比。

002.png
003.png
004.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4-4-28 14:09 , Processed in 0.182371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