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net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797|回复: 12
收起左侧

有无“双摆线内啮合”副之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9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一位朋友来信提出了双摆线啮合副的概念,要在原按一齿差摆线针轮副设计的外摆线轮的齿廓曲线,配一个内啮合的共轭齿廓,试了一下。

无标题.png

无标题1.png

无标题2.png

双摆线啮合1.gif

双摆线啮合.gif

这类齿廓,是称为“双摆线啮合”么?这种提法是否存在?

从另一方面来说,啮合中发现除一个主啮合面外,所有的齿在运动中,都有一条线性的啮合,“封油”作用会很强。能否在内啮合摆线泵上使用这类齿形以达到更高的效率?



发表于 2015-1-29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第一批专利授权中,就有一个这样的专利,并由常州江南减速机等几家企业生产,可惜由于工艺性差,没能有大的发展。其实关于摆线齿轮传动的研究是有很多的,譬如双摆线传动、摆线平行传动、摆线蜗杆副传动、摆线垂直轴传动等等。另外在摆线齿形上还有一些研究。但是由于摆线传动有从胎里带来的承受能力能力问题、高速情况下的齿面胶合以及啮合角偏大的问题等等,导致该传动越来越边缘化是大趋势。
         目前常见的摆线齿轮应用较多的就是摆线针轮行星传动、摆线转子泵(内双)、摆线减速轴承、摆线行星与齿轮组合(机器人用RV)、摆线活齿传动等。
发表于 2015-2-11 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东西只能共轭不能啮合,有滑动摩擦。
中间加滚珠形成的双摆线应该已经普及了但是滑动摩擦仍然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摆线与针轮也存在滑动摩擦的,渐开线啮合副的齿面也存在滑动摩擦,蜗轮副的啮合几乎全是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并不可怕,用得好,反而容易产生动态油膜,提高承载力,提高效率。
 楼主| 发表于 2015-4-4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摆线端面滚球传动机构:

1.png

2.png

3.png


发表于 2015-4-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费,这个不是观念问题,是材料和工艺问题。
台湾有几个人前几年也在搞,但不见动静了。
到目前为止,还是日本搞的比较好,但这是几十年的不断反复努力的结果。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网上曾经有人问过用于端面的摆线,当时一直没时间去深究,近期有朋友又问了这一问题,感觉滚动摩擦会比滑动摩擦效率高点,的确目前似乎只有日本人在弄,且每台变速箱都得仔细调整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发表于 2015-4-14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ndony 于 2015-4-14 22:16 编辑

台中王恩德做这个产品无侧隙传动已经成了系列。
现在应该是主攻机械手。齿轮箱好像只是自己配套的元件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yfjy 于 2015-4-15 09:34 编辑
londony 发表于 2015-4-14 22:13
台中王恩德做这个产品无侧隙传动已经成了系列。
现在应该是主攻机械手。齿轮箱好像只是自己配套的元件了

目前中国需要的不是一个台中王恩德,而是这类传动机构的核心技术,靠买是买不来真正的技术的,只有自己努力去研究,几十年前,大陆外的人都不相信大陆可以经济起步,更谈不到腾飞,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精密传动件上,中国要走的路仍然很长很长,但中国也总是要跨出这一步的。
目前的购买真的很无奈,买也是要买的,搞也是要搞的,等搞出来了,买的就会少点了。

0.png
有能耐的国人,努力哦。

搞这类精密机械,但愿国内的企业不要一哄而起后再来个一哄而散。阿门。
发表于 2015-4-16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兄二十年前不过是做邦菲利代理出身后啦开始自己开发行星产品。
双摆线还有一些专利。
不过我觉得他做得最牛的还是少齿差。 如果在啮合区上再加点火候, RV摆线就没有办法和他的产品竞争了。可惜他可能没有朝那个方向发展转而做集成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4-5-3 12:09 , Processed in 0.196190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