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08|回复: 4
收起左侧

齿轮齿厚四种测量方法公差的微分转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齿轮齿厚四种测量方法公差的微分转换
PS:用来编写计算程序不错的资料
齿轮齿厚四种测量方法公差的微分转换.pdf (72.81 KB, 下载次数: 74)
发表于 2011-5-20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gxing 于 2011-5-20 09:31 编辑

看了一下,我不认可作者的方法,为了求偏差换算而求微分,既复杂得到的结果还是近似的。
事倍功半,如果楼主仅是为了求偏差换算,可以使用我写的SN2.0或SN3.0,或SN2.0在线版http://www.logxing.com/sn2.aspx

如果是想探讨齿厚公式的微分的意义,我想微分的意义仅仅是标志该物理量是否敏感,
除此之外意义不大。
发表于 2013-4-27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几年,厂里的外协内齿要量M值(一般都标公法线),很少有人算,都是工资高的人算。当然我们也只有找老工程师田工。田工就拿一个夏普的计算器算,存储功能只能存一个值,看到他基本上20°(30°)的渐开线函数值都已经非常熟练的按下,算好量棒所在点值居然不查书,继续使用计算器用牛顿迭代法算出该点的压力角,我非常不解?问为什么不翻书?他说万一哪天出门需要计算那不是要带书?O(∩_∩)O哈哈~ 在特定的年代用这个转换要快的多。而且我算过还是非常准,不过大家都喜欢用1/(2sina)*2*ΔW作为公差(没有管量棒所在点的压力角),这样更快,不过有一定出入。
论坛这里也有https://www.gear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89&page=1#pid52338 量棒5.5变成5,感觉用微分计算不妥,ΔM出入0.02mm。就如logxing所说如果是想探讨齿厚公式的微分的意义,我想微分的意义仅仅是标志该物理量是否敏感,除此之外意义不大。

点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江湖!不过,后浪推前浪,没有办法!如果现在还用计算器,就有点落伍了!  发表于 2013-4-28 08:17
发表于 2013-4-27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书写不规范 ΔM= 1/(2sinα)*2*ΔW=1/sinα*ΔW  哈哈,1/(2sinα)*ΔW是公法线差多少机床径向需要进多少公式。微分推出的公式
ΔM= 1/sinαm*ΔW  后者αm就是指量棒所在点的压力角。
发表于 2013-4-30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了大学的思路来理解了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www.gearbbs.com

GMT+8, 2025-5-11 03:24 , Processed in 0.420300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