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net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康康小白菜
收起左侧

为啥论坛里面的软件是 kisssoft,而不是MASTA或CATIA?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2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9-2-25 12:19
假如我是老板,我肯定买Kisssoft呀,理由就是这个软件广泛流行,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和人才,从而计算结果更 ...

您说的对,所以我才会对,我们公司买的是MASTA,而不是kisssoft感到奇怪。只是好奇,我可能没描述清楚,我想表达的是,为啥论坛kisssoft比较流行。您的回复,让我醍醐灌顶。谢谢
发表于 2019-5-23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学术和工业领域,其实也是存在很多的“伪科学”和忽悠王的,或者客气点说是重大的误区,试举三个例子如下:

一个是电机控制方面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自从某德国教授首先提出以来,可谓是风靡世界,尤其是中国更是浮躁,因为中国人的内心里面有很深的后发制人情节,因此总想有捷径抄近路。中国的每一本电机控制专注,都要花费大量笔墨专设章节论述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几十年来一直如此,可是,世界各国的工业变频器中,却几乎从未有人用过该技术,最靠谱的还是矢量控制技术,ABB早就号称推出了直接转矩控制的变频器,但是在我看来纯属忽悠而已,更像是商业上的噱头!

第二个是齿轮方面的圆弧齿轮技术,被南工《机械原理》教科书誉为里程碑式的成就,在中国也掀起了圆弧齿轮的热潮,也是几十年一直如此!可是圆弧齿轮说的花好稻好,关键看疗效,在磨齿加工是奢侈品的时候,圆弧齿轮也许有其某些优势,但是在齿面硬度大幅提高,磨齿加工普及以后,其实圆弧齿轮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优点了,一大段弯路走过来,其实给社会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为什么会走入这个误区?纯属是中国人偷懒的天性使然,总想用粗加工来达到好效果,用数学来代替物理。

第三个还是齿轮方面的,那就是修形技术,自从1938年Walker提出直齿轮齿廓修形技术以来,也是风靡全世界,甚至扩展到了斜齿轮领域!各个减速器厂家、磨齿机厂家、齿轮软件商家,都把修形技术作为独门秘笈推向世人,尽情地忽悠!为什么会如此呢?其实很简单,根本原因就是修形没有任何人能够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这就好办了.......,先是说齿有变形会导致齿顶干涉因此要修掉一点,接着是修形会导致齿面扭曲,然后是高超的抗扭曲磨削技术,使得齿面产生有利的扭曲!总之,越来越玄乎,比上帝还牛逼多了。我的观点,修形90%都是瞎搞的,我们需要的是理想的渐开面或者螺旋渐开面,这是数学上和物理上都堪称理想的齿面,你要做到准确的齿面尚且很难,故意引入误差(修形)必须有绝对的把握,否则凭想当然绝对是错多正少。我的齿轮不说绝不修形,即使修形也是坚持一个原则:宁缺毋滥,用最最少的修形量!少到多少呢?那就是跟正常磨齿误差相同的数量级,而且根本就不在乎什么直线修形,曲线修形.......
 楼主| 发表于 2019-5-23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9-5-23 08:53
在学术和工业领域,其实也是存在很多的“伪科学”和忽悠王的,或者客气点说是重大的误区,试举三个例子如下 ...

第三个我持不同意见,因为我做过新能源减速器的NVH实验,所以明白齿轮K线修形对噪音产生的差异,然后是我也接触过国外的图纸,德国,美国,日本的图纸都有K线图的要求。
发表于 2019-5-24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engxiaodong 于 2019-5-24 08:21 编辑
康康小白菜 发表于 2019-5-23 22:21
第三个我持不同意见,因为我做过新能源减速器的NVH实验,所以明白齿轮K线修形对噪音产生的差异,然后是我 ...

我的意思是:
假如你的图纸给我,把K线图删除,用你同样的设备,我可以用简单的办法做出一个齿轮箱,其NVH效果不会在可测试可评价的意义上差于你所说的齿轮箱。办法就是,第一步完全不修形磨出尽可能理想的齿面,做好倒棱倒角,这样做出的齿轮箱也许就能达到要求!如果经实测确实不行,接下来,我就做简单的修形,齿顶齿端做最轻微的修形,完成这一步就能搞定!
发表于 2019-6-12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从原理上来说,修形起源于直齿轮,这个很好理解,各个关于修形的论述都是以直齿轮为例进行论述的,啮入冲击、啮出冲击、齿向接触不良等等。

可是问题是斜齿轮与直齿轮完全不同啊,其接触线是一条过齿顶(或者齿根渐开线啮合起始圆)与齿端的直线,且处处与基圆柱相切!这就否定了齿向修形的理论根基,尤其是鼓形齿,在斜齿轮中如何自圆其说呢?

再说说啮入啮出冲击问题,斜齿轮是从齿顶一个点开始进入啮合的,接触线再逐渐变长,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变短直至退化为一个点脱离啮合,那么为了防止啮入啮出冲击,应该只需要修齿顶临近齿端的一小块三角形齿面区域就可以了啊,这怎么实现呢,目前磨齿机修形是这么干的吗?
发表于 2019-6-12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131320f4yvysw1lp0pa210.png.thumb.jpg.png

发表于 2019-6-12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9-6-12 10:04
其实从原理上来说,修形起源于直齿轮,这个很好理解,各个关于修形的论述都是以直齿轮为例进行论述的,啮入 ...

您的这个理论的出发点是两个齿轮的轴线平行吧。
但是现实中我们的齿轮轴线其实是近似平行的。
在近似平行的情况下,可以等效的引入两个平行轴线的不等螺旋角啮合来研究。这个模型的特征是两个齿轮的轴线平行,螺旋角有微小差别。
在这个情况下您在去看下他的啮合接触曲线就知道齿向鼓形修形的意义了。
发表于 2019-6-14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henrymao 发表于 2019-6-12 12:17
您的这个理论的出发点是两个齿轮的轴线平行吧。
但是现实中我们的齿轮轴线其实是近似平行的。
在近似平 ...

近似平行?那是当然啊,难道渐开螺旋面不是更加近似?
费尽心机去搞说不清道不明的修形,不如采用两个偏心轴承套,根据实际接触印痕调整齿面接触线,要靠谱得多了!
发表于 2019-6-24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19-6-14 17:57
近似平行?那是当然啊,难道渐开螺旋面不是更加近似?
费尽心机去搞说不清道不明的修形,不如采用两个偏 ...

最后这句话才是重点
实际的接触印痕才是检验修形是否合理的标准
若软件计算准确,可以减小实验次数
若不用软件计算,用实验的方法也是可以确定修形量的
感觉说了一堆废话

发表于 2019-6-27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 齿轮工程师 分享经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4-4-24 03:54 , Processed in 0.176427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