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net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635|回复: 7
收起左侧

请大家看下这几组行星齿轮,实际测量值和理论计算值差这么多正常吗?是否是为了侧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大漠孤烟 于 2018-8-2 19:20 编辑

下面是齿轮数据,跨齿厚都是实测的
共用同一内齿轮,模数0.6,压力角20度
型号
内齿圈齿数
太阳齿
两齿跨齿厚
行星齿
两齿跨齿厚
太阳与行星齿
    中心距
第一组
45
7
2.81
18
2.92
7.92
第二组
45
12
2.86
16
2.77
暂无数据
第三组
45
13
2.89
15
2.88
8.8



下面是利用跨齿厚换算出的变位系数
换算出的变位系数
型号
内齿圈齿数
太阳齿
变位系数
行星齿
变位系数
太阳与行星齿
    中心距
第一组
45
7
0.23
18
0.27
7.92
第二组
45
12
0.3
16
0
暂无数据
第三组
45
13
0.3
15
0.24
8.8
如果我用软件,将中心距,一个齿轮的变位系数给出,就可以算出另一个齿轮的变位系数,算出的结果差别有点大,这样正常吗?
比如第三组,我如果将变位系数设成太阳齿轮 X1=0.4,则行星齿 X2=0.371,与实测的X1=0.3 X2=0.24差了一些

这种差值是为了侧隙吗,给负公差造成的吗?
这种情况下,齿圈变位系数取多少比较合适?
计算结果1.jpg
计算结果2.jpg
发表于 2018-8-3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测量数值的准确性、齿轮侧隙都是严重影响计算结果的,比如中心距、齿厚
发表于 2018-8-3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变位系数减小确实是为了保证侧隙。

以第一组为例:
你提供的实测值侧隙大约为0.15mm
现在市面上大部分软件计算变位系数都是以0侧隙为默认前提的。所以计算得到的变位系数都是会比实际值稍大一些的。
内齿圈的变位系数可以通过测量跨棒距测量得到。如果不方便测量选择原则内外侧隙相等的原则来选取内齿圈的变位系数。
如果内啮合的侧隙也是0.15mm,那么推荐内齿圈的变位系数为0.348
总体你实测的参数使用标准滚刀加工的话太阳轮会有一个较大的根切。外啮合滑动率太大了。然后使用的是应该是不均布布置,因为我布四个行星轮发现是邻接干涉。布3个齿是无法均布。如果是布3个齿那他们的夹角应该是117.692-117.692-124.615。
其他组的参数可以根据这个思路自行校核。
计算截图如下:
捕获1.PNG
捕获2.PNG
 楼主| 发表于 2018-8-3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心距尺寸是没问题的,我重复测量过几次,齿厚是让齿轮加工厂测的,不敢保证,但应该误差不会很大
 楼主| 发表于 2018-8-3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henrymao 发表于 2018-8-3 08:39
变位系数减小确实是为了保证侧隙。

以第一组为例:

多谢指教,确实是不均匀分布的
能否帮我看一下,第三组的侧隙是多少,侧隙不会算
发表于 2018-8-5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报到,新来关照
发表于 2018-8-6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下!
发表于 2018-8-7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报道,学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4-4-25 07:41 , Processed in 0.161655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