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net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8162|回复: 25
收起左侧

蜗轮蜗杆齿厚计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蜗轮蜗杆设计过程中,由于蜗轮的材料为尼龙,通常需要增强蜗轮的齿厚而减薄蜗杆的齿厚,请问各路大神,在蜗轮蜗杆同时变位的情况下,蜗轮蜗杆各自的分度圆齿厚,节圆齿厚以及基圆齿厚如何计算?
发表于 2016-8-3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里所说的蜗轮,其实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蜗轮”,而仅是一种代替品——斜齿轮。用来代替蜗轮。原因是加工简单,要求不是太高,功率较小,转速较低,负载较小的传动。在这类传动中,因为蜗杆大多采用金属加工制造,与塑料斜齿轮相比较为耐用,故有意对齿厚进行重新分配,以增加整体的耐用度。在这一特定条件下,引用了锥齿轮中常用的切向变位概念,就是蜗杆减薄,齿轮的齿厚同时加厚,但因变位系数的取法并不能用普通刀具直接解决增加齿轮齿厚的工艺问题,又人为地提出了直接对法向齿厚进行增加,同时对蜗杆的法向齿厚进行减薄同样的值,这样一来,就有了二八分,三七分,或者四六分之说,也就是把整体的齿距原来一直对半分的结果,变成了用分配的办法来直接控制法向齿厚去解决了,因蜗杆斜齿轮理论上是渐开线蜗杆与渐开线斜齿轮啮合,又可归于空间螺旋齿轮的啮合,如果直接采用径向变位,理论上会对螺旋角产生影响,故用测量公法线的办法,就直接解决了齿厚分配的测量判定问题。如果需要用量针测量,则需要先把法向齿厚的减薄量转换成径向变位系数值,再进行测量跨棒距的计算,无论斜齿轮或者是蜗杆,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精确计算出无侧隙,或者定下侧隙的测量值。
发表于 2016-8-3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hyfjy 发表于 2016-8-3 07:55
你这里所说的蜗轮,其实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蜗轮”,而仅是一种代替品——斜齿轮。用来代替蜗轮。原因是加工 ...

问下,1.若要让蜗杆以及蜗轮的齿厚发生变化,那么相应的加工刀具也就要改成非标的么?2.若中心距不变,齿数比不变,是否可以改变齿厚?
发表于 2016-8-3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hyfjy 发表于 2016-8-3 07:55
你这里所说的蜗轮,其实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蜗轮”,而仅是一种代替品——斜齿轮。用来代替蜗轮。原因是加工 ...

问题好多···再次翻书去了····
发表于 2016-8-3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yhdcx 发表于 2016-8-3 10:40
问下,1.若要让蜗杆以及蜗轮的齿厚发生变化,那么相应的加工刀具也就要改成非标的么?2.若中心距不变,齿 ...

蜗杆是渐开线蜗杆,一般加工方法最好用旋分铣左右齿面总是分刀进行的,故减少齿厚不存在特殊刀具,如果是车床车加工,如果要生产渐开线蜗杆,也必须左右齿面分别用刀,不可能只用一把车刀同时车出,那肯定不是渐开线蜗杆了。至于相应的斜齿轮,因其齿厚增加,在展成法加工时一定要用特殊刀具,普通的刀具做不出增厚齿的齿轮。
发表于 2016-8-4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xhzzg1 于 2016-8-4 10:05 编辑

齿厚.png
通过UG建模,直接在里面测量即可,随便哪一点都可以直接测量,
上一点,下一点,分度圆是97.5170,测量的是端面齿厚,可以
通过螺旋角换算成法向齿厚!

发表于 2016-8-5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hyfjy 发表于 2016-8-3 18:44
蜗杆是渐开线蜗杆,一般加工方法最好用旋分铣左右齿面总是分刀进行的,故减少齿厚不存在特殊刀具,如果是 ...

博士!问下,如果只用一个旋风铣刀盘,对左右齿面进行同时加工的情况下,是不是无论如何都加工不出渐开线蜗杆的呢?如果要加工出渐开线蜗杆,就必须将左右齿面分开来加工,是这样的吧?
发表于 2016-8-6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hyfjy 发表于 2016-8-3 18:44
蜗杆是渐开线蜗杆,一般加工方法最好用旋分铣左右齿面总是分刀进行的,故减少齿厚不存在特殊刀具,如果是 ...

博士!问下,如果用一个刀盘的旋风铣同时加工左右齿面,是不是无论如何都加工不出渐开线蜗杆的啊?如果要加工渐开线蜗杆,必须将左右齿面分开来加工,是这样吗?
发表于 2016-8-30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帮顶一下~
发表于 2016-8-30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hxhzzg1 发表于 2016-8-4 09:53
通过UG建模,直接在里面测量即可,随便哪一点都可以直接测量,
上一点,下一点,分度圆是97.5170,测量 ...

貌似这“蜗轮”是近似画法,谈何建模后测量?蜗轮的建模各截面的齿形,齿根宽度,齿厚,全都是不相等的,所以如果表现一个真的“蜗轮”,也就是成对在啮合时,证明其可以在无侧隙啮合下不产生干涉。如果在这样的模型上用试装配的方法把设定直径的球放入喉径处(球心始终位于喉径平面),才有可能通过改变对中心点(蜗轮轴线与喉径平面的交点)距离的变化,找到二面同时相切的位置。也不是太容易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4-4-26 06:06 , Processed in 0.193139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