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net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upkliao
收起左侧

这个渐开线蜗杆有点怪,分度圆比底径还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8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myT9981 发表于 2017-4-17 09:03
再来说一下这个帖子。
图纸上小径最大最小值是:4.061-3.970,而楼主说其加工的成品是4.98. 让人感觉很离 ...

楼主对这张图纸的翻译虽然不太准确,还加上原设计者将某些符号和标准搞混了,但是其基本参数是正确的。
对于齿厚sn的偏差和三针距Mdz的数值都是正确的。你所验算的结果是不正确的。我给出的解释如下:
(1)齿厚偏差按照DIN 58405 9e标准,计算的出的齿厚偏差是 [-0.037, -0.061].
(2)按照图纸给定的就基本参数: mn =1; z=1; αn =14.5°, γ=10°; xn = + 1.35, da=7.455; df =4.205可以得出:
     法向齿厚: sn= 1.361,根据9e的公差得出极值: 1.324, 1.300
     根据sn和给定的量棒直径DM =1.5,得出三针距:Mdz = 8.535,再根据9e公差计算的三针距的极限值:8.411, 8.332.
*********************
另外,
   (1) 分度圆直径 d=3.455; 原图纸中的齿顶高系数haP*和齿根高系数hfP*倒是写反了,正确的是: haP* =1.9748; hfP* =0.7252。——这个错误可以看出原设计者对齿轮的基本概念理解不扎实,有点半桶水的感觉。嘿嘿
  (2)对于图中的精度,参数给出有点乱,按图纸是标准是DIN 3962,其实这也是乱写的。——这里说明原设计者对齿轮精度标准并不熟悉,有点似是而非的感觉。我给出的解释如下:
   ① DIN 3961:1978标准是给出的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几何精度标准,基础部分。就是定义了齿轮精度的项目、公差和取值计算方法。因此,一般采用DIN 标准精度的检验的图纸,都是注明是DIN 3961,而不是DIN 3962.如下图所示:
    001.png
  ② DIN 3962分三个部分,主要是根据DIN 3961标准来把公差数值给出来,相当于一个附件的表格,将精度数值都单独给出来用于工程查表。这是考虑了很多人对计算不敏感,直接查表来的方便的目的。——这一点在ISO 1328-1:2013中已经不再采用了,故而只能说这是一个习惯的方式,是基于方便工程师工作的习惯而已,现在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在改变这种习惯了。
   DIN 3962的3个部分的说明如下:
002.png
003.png


  ③ DIN 3974是蜗杆蜗轮副的精度检测标准。这个标准中 给出了蜗杆与蜗轮精度检测项目。显然,原设计者并没有搞清楚DIN 3974中的项目,而且还与DIN 3961标准混用了。下面给出DIN 3974标准中的检测项目。
004.png
005.png
006.png
*****************
   对于这个蜗杆,其实按照交错轴斜齿轮副啮合理论,其本质上就是一个渐开线斜齿轮,故而可以用DIN 3961标准来检测。但是按照蜗杆蜗轮副的认知习惯,z =1的就应该是蜗杆,故而可以用DIN 3974标准来检测。——这也是目前这种蜗杆精度检测的一个模糊之处。 其实,对这种蜗杆,不管你采用哪种标准来检测,主要是检测齿形、齿向、齿距和跳动。只要不混用就好了。




发表于 2017-4-18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忘记了发3D模型图片。
2017-04-18_102635.png
发表于 2017-4-18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版主说的是对的。佩服!图纸的基本参数及M值确实是正确的。是我算错了。错在渐开线函数没有用精确的求解法所致,改用牛顿法后完全一致。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验证用普通车刀切削的可行性,我用要切削的方法SW建模试了下,跟据定义:渐开线蜗杆(ZI 蜗杆),此蜗杆端面为渐开线,相当于一个少齿数(齿数等于蜗杆头数)、大螺旋角的渐开线圆柱斜齿轮,ZI 蜗杆可用两把直线刀刃的车刀在车床上车削加工。刀刃顶面应与基圆柱相切,其中一把刀具高于蜗杆轴线,另一把刀具则低于蜗杆轴线。刀具的齿形角应等于蜗杆的基圆柱螺旋角。如图: 车削示意图.jpg
我计算出基圆螺旋角为17.55度,完成后,再用渐开线方程曲线对比,发现有区别,如图: 未标题-1 拷贝.jpg
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求指点。
发表于 2017-4-20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见图
QQ截图20170420142527.png 零件1.rar (952.44 KB, 下载次数: 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1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pkliao 于 2017-4-21 15:45 编辑

楼上的建模完美地验证了可以用普通的直车刀车削渐开线蜗杆的理论,,我原来的建模是刀放错了位置,谢谢楼上前辈;哈哈,又学了一招;

刀放错了位置.jpg

然后,按照正确的方式,得到的渐开线完全能重合。

车削得到的渐开线正确.jpg
发表于 2017-4-22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hupkliao 发表于 2017-4-21 15:39
楼上的建模完美地验证了可以用普通的直车刀车削渐开线蜗杆的理论,,我原来的建模是刀放错了位置 ...

车刀车削ZI蜗杆是基于理论上可行的,实际的结果是:加工精度太差,基本上不能用!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更可行的方案:采用ZA的车削方式,用专用凹廓车刀。我司前几年买过一台日本进口的GT-250,数控刀具磨床,我觉得,磨出凹廓的车刀不是难事,引用“目成”前辈的图片,如下:




法向直廓蜗杆与渐开线蜗杆的车刀刃形理论误差.jpg
当然,要上数控车床;
大不了,跟据测得的齿形,修正几次车刀。其实我手中就有进口的车削的样品,精度并不比我们采用滚压加工的差,只是齿面的粗糙度差了一个等级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4-4-20 10:32 , Processed in 0.208744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