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1224828184 发表于 2022-6-16 12:02

塑料齿轮设计是否需要调整中心距探讨

塑料齿轮因精度相比金属齿轮较低,为防止啮合干涉,我们设计塑料齿轮副时会调整中心距,一般以0.2倍模数调整,不知道大家是怎么设计的?有没有不调中心距的?

飞翔新莞人家 发表于 2022-6-16 13:44

      在刚加入小模数塑料齿轮行业前期,对于中心距拉大很不理解,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避免受热变形保证间隙才这样设计的,也有一种理解是之前的设计都是按无侧隙理论设计为了工作间隙而拉大。但现在有了专业的设计软件,就不必以中心距拉大来保证间隙了,可以进行齿厚减薄、中心距公差来控制。

woodee 发表于 2022-6-16 17:22

从来就没采用过靠加大中心距来获得侧隙的设计方法。   
中心距改变,啮合齿廓变短,重合度、滑动率等参数都变了。
中心距确定后,可以通过减小齿厚来获得侧隙,这样啮合参数不会变化。

吴雨阳 发表于 2022-6-16 18:56

woodee 大神:实际应用中有调中心距的,汽车雨刮电机对齿隙要求较严,减少齿轮箱的加工误差等各种误差对齿隙
的影响,所以工程实践当中会设计个偏小村套套在塑料齿轮的中心金属轴上来调整中心距。(偏小村套装在齿轮箱中,塑料齿轮的
金属轴装偏小村套中。偏心村套沿圆周转不同的位置就可以实现中心距的调整,通过调整中心距来调整齿隙)。目前雨刮电机通用做法
包括头部企业 博世,电装等。

ly1224828184 发表于 2022-6-16 22:53

飞翔新莞人家 发表于 2022-6-16 13:44
在刚加入小模数塑料齿轮行业前期,对于中心距拉大很不理解,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避免受热变形保证间 ...

嗯嗯,我之前请教过延锋搞塑料齿轮的一位朋友,他们是使用kisssoft软件设计,通过软件来将齿厚减薄,然后不需要加大中心距,我们这边老师傅设计不借用软件是直接加大中心距!

ly1224828184 发表于 2022-6-16 22:55

woodee 发表于 2022-6-16 17:22
从来就没采用过靠加大中心距来获得侧隙的设计方法。   
中心距改变,啮合齿廓变短,重合度、滑动率等参数 ...

中心距加大,啮合齿廓变短,重合度降低等等,所以中心距加大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我们做打印机齿轮一贯是采用这种中心距加大的套路!

fzh1987 发表于 2022-6-17 08:35

我觉得调整齿厚获得侧隙比较好,不会因为基节误差卡死,特别是塑胶外壳中心距误差一般都是0.02~0.05的误差

woodee 发表于 2022-6-17 15:04

ly1224828184 发表于 2022-6-16 22:55
中心距加大,啮合齿廓变短,重合度降低等等,所以中心距加大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我们做打印机齿轮一贯是 ...
我第一次知道采用拉开中心距的方法来获得侧隙,大概是在96年出自一位小家电行业的日本工程师之口。
这是一种简单直观的处理办法。
可行,但会带来一些问题。

[*]设计计算反而复杂了。
拉开0.2模数的距离,那么准确的侧隙是多少?
两个齿数较少的塑胶齿轮因为有齿顶圆角,拉开后重合度够不够?
修形的入啮点位置,因拉开后全变了,得重新考察一遍。
比如:

左边是无侧隙设计,右边是中心距拉开0.2后的啮合参数变化。

先不说拉开后得到0.1685的侧隙量是否偏大,这种方法事实上是以18.75的中心距作为一个基准参数了。
这样以来其实又得将啮合参数重新计算一遍,而且不要说初学者,就是入行若干年但未对此深究的从业朋友,也会感到麻烦。
[*]碰到稍微复杂点的中心距组合问题,就立马捉襟见肘了。
比如行星齿轮副。

如果都采用无侧隙设计,要想获得侧隙,太阳轮和行星轮需要拉大中心距,而行星轮与齿圈需要缩小中心距,这个该如何处理?

所以,拉大中心距的设计方法,大家越来越少使用,是有原因的。

我上边的讨论仅供参考。
也鼓励熟练掌握此法并对此有丰富设计经验的朋友继续采用。毕竟这还是符合渐开线齿轮副中心距变动仍能正确啮合这一基本特性的。


13640236732 发表于 2022-6-17 17:56

woodee 发表于 2022-6-17 15:04
我第一次知道采用拉开中心距的方法来获得侧隙,大概是在96年出自一位小家电行业的日本工程师之口。
这是 ...

我也赞成woodee老师的说法,我刚入行的时候也是被带偏了,人家教拉大中心距的做法,而且还用了一两年。现在搞着搞着发现不怎么合适。现在都转成通过齿厚来调整侧隙了。

13640236732 发表于 2022-6-17 18:06

以前我也是这样做,现在觉得不怎么合适,这样的方法可能在某些厂还会用,就是要反复验算,感觉跟不上潮流。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塑料齿轮设计是否需要调整中心距探讨